(2021)西府民俗年文化系列文集之三——老调重弹 老话再说:“年年这一日”(一)

汉字“年”字,《说文》解:“年者,取禾一熟也。”甲骨文“年”字是“上禾下千”,“田禾”很多意思。它是植物的生物节律。把这个标识生物节律的“年”字引用作历法时段的“年、月、日、时”的天体时序运动的节律: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“年”;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“日”。

在以农为业的国度中的农业民族,在长期农耕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张弛有度、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习惯,与“春耕、夏锄、秋收、冬藏”的生产劳作节律相适应的“春祈、夏伏、秋报、冬腊”的岁时生活节律。久而久之,便产生了祈报天地神灵的祭祀性节日。如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冬至节等。

历法是计算时间的工具,而“节日”是社会文化所设置的时日单位。它是以历法为循环基础的,“年年这一日”。节日不同于一般的历法节气。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时日节期,特定的源流传说,特定的主题追求,特定的节庆方式等社会文化意义。

今天,依据“节日”的特征,说一说“年”文化。

过了“腊八”就是“年”

西府“年”文化,从腊八起,就开始各种年祭,如“打春”、“祭灶”、“除夕”、“过年”、“破五”仪式,亦为一年之隆。其后,祭祀渐过,神明退场,便开始人的狂欢,而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一个狂欢的顶点。所以,从腊八到春节、到元宵,是人们一种对天地、对神明、对生命的理解,是一个从敬畏天地到热爱生活的循环。

考究“年年这一日”的“腊月初八”,节日特征是吃“腊八粥”。其来龙去脉,“腊八”之日,用打猎得来的肉来祭祀门神、户神、宅神、灶神、井神,称:“合祭众神”的“祭腊”,这一天叫“腊日”。如遇大寒节气同日,有“食糯”之俗称“尾牙祭”,指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用糯米做的食物,粘牙,用意是告别旧年迎接新年之意。有“大寒遇腊八,喝粥做尾牙”之俗语。我记得,小时候做的“腊八粥”要供家宅六神,在树上、碌碡上都要抹一点。《左传》载: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。是说祭祀和战争是国家大事。古时候国王之间,常用战争掳掠,抢夺吞并小国,只用战争保卫祖国。也希望用祭祀神灵、祖先得到庇护和保佑。十二月为年终之月,也是新旧年交接之月,此月的祭祀特别重视而又顶真。

《礼记·郊特性》载:“天子大腊八,伊耆氏始为蜡。蜡者也,索也。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。”是说天子在十二月有八种祭祀活动,叫“蜡八”。而“蜡”的意思就是“索”,到了年终,天上地上的神灵鬼怪就要向人间索要祭品,同样,人间也希望通过祭祀向神灵鬼怪祈求庇护和保佑。狩猎而得到的“野味”叫“腊”(即蜡),用“腊”作为祭品的祭祀叫“腊祭”。又将十二月称为“腊月”。“腊八”是腊祭的日子。周代的冬日腊祀叫“腊八”。原定的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行腊祭,渐被固定在腊月初八。唐宋这种腊祭风俗又渐被佛教节日——腊八日的浴佛会代替。宋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“初八日,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,诸大寺作‘浴佛会’,并送七宝五味粥于门徒,谓之‘腊八粥’。后俗家是日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”,成为腊祭之节俗。

南宋《梦梁录》载:“腊日,街市即有贫者三五人为一队,装神鬼、判官、钟馗、小妹等形,敲锣打鼓,沿门乞钱,呼为‘打野胡’。”后世这种驱厉鬼的“野胡戏”被流民乞丐利用而成为以乞讨为目的“打野胡”。乞丐用锅灰抹脸,扮神鬼模样,成为一种戏耍活动。有俗语云:“腊月祈神最有名,乞流涂面沿街跳。”谓之“跳钟馗”、“跳加官”。

西府过“腊八节”,除吃“腊八粥”外,还有“腊七腊八,冻掉下巴”的俗语,说此时天气极寒;“麦田雪盖被,枕着馒头睡”的俗语,是说此时下点雪,来年一定会大丰收。“吃了娘家米,辈辈还不起”的禁忌语,是说出嫁女此日不能回娘家,在婆家过一个勤俭节日。

俗语“吃了腊八饭,就把年来办”。春节将至,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,打扫卫生,布置居室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“年”的到来。

作者:李福蔚